1、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2、要修好孟子的第二乐,我想一定要结合儒家“慎独”才行。人只有时时刻刻做到自我规范,自我要求,自我管理才有可能做到心净无染。东汉杨震的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或许可以作为我们时刻“慎独”的典范了。中国人讲一个人做人做事会面临三种审判:第一种审判是天道审判,也即“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二种审判是人道审判,也即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社会舆论的裁定。这个审判包含历史评判,所以中国人非常在乎身前身后名。第三种审判是良知审判,也即自我审判。谚语有云:“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有的人每天睡不安稳,每天担惊受怕,究其原因或许自己内心有亏。这个世界上想坏事、做坏事麻木到毫无良知的人还是极少的。每天受良知审判的人活在“人间地狱”之中,地狱不在来世,而在此时。换言之,心性光明的人每天都生活在“人间天堂”,天堂也在此时,而不一定只在来世。
3、选自《孟子·告子下》。(译文)忧患能使人奋发图存,安逸享乐可使人败亡。
4、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著名文章)。
5、《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亦很大。《孟子》共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贻矩”是《孟子》七篇给天下人为人处世的规劝。因篇幅所制,今分而推之,以飨爱好国学、儒学的同仁!
6、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8、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9、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10、元朝 至顺元年(1330年) 元文宗 邹国亚圣公
11、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12、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13、(本卷鉴赏) 一提起战国时代,便在我们的头脑中唤起一派厮杀呐喊、尘土蔽天的战乱景象。在这个以实力兼武力纵横天下的年代里,强国以其野心、弱国以其梦想都不约而同地憧憬起前代霸主的事业。以齐国之强大,自然不免时常回想起齐桓公时初主中原的王图霸业,对于前来游说君王的人,更不免将之与辅佐有功的管仲比较一番。然而,这些头脑发热的畅想在清醒的人面前便只是浮游泡沫罢了。孔子已然指出:“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佾》)孟子与孔子一脉相承,在这个问题上同样看得十分透彻。本篇首章即以孟子弟子公孙丑的问话引出了孟子对于王道与霸道的严格区分。与本篇第三章相参可见,孟子认为,“以力假仁”是“霸”,而“以德行仁”方是“王”,二者大为不同,且从行事的效果来看,“霸”道只能使人力量不足时短暂屈服,而“王”道却能使人心悦诚服,显然,“王”道之高妙远在“霸”道之上。回到管晏的所作所为上来,他们“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公孙丑上》),条件绝佳,而结果却是“功烈如彼其卑也”,这个“卑”正是只成就了远在王业之下的霸业之“卑”,可见在心里早有一番计量的孟子眼中,自然不屑与之相提并论了。从孟子的分析中,我们还不难发现,亚圣对时机的掌握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逢乱世而欲推行“仁政”,在旁人看来,犹如逆风而行,举步维艰,孟子却独具慧眼,笃信在“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公孙丑上》)的今时今日,一旦施行“仁政”,必能使人民欢欣鼓舞、大力拥戴,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便是“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抓住有利时机,正是聪明人事半而功倍的关键,无怪乎孟子能够自信地说:“以齐王,由反手也。”
14、《梁惠王上》集中所讲述的正是孟子的仁政理论,开篇孟子就轻轻撇去梁惠王的利,引出“仁义”之说,“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在这一章中,孟子显示了极高的谈话技巧,无论是梁惠王还是其子梁襄王,抑或是齐宣王,他都能抓住其要害,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仁政”。梁惠王即魏惠王,惠是其谥号。魏国也曾是强盛一时的国家,“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战国策·齐策五》)。当时有七个诸侯自称为王,这之中据说魏国是第一个,齐国第秦第三。但在这三国中,魏国渐渐衰落下去,先强而后弱,所以文中梁惠王说“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有了这样的背景,梁惠王及其子自然更急切地希望强大自身,一来自保,二来可以雪耻。
15、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16、我的成长与阅读,许多关键都与对联有关。这种最精炼的中国文字艺术,如同标签,能以最短的形式说出最丰富的情感,表达最深沉的思想,概括最复杂的事情,值得用心!
17、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辑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18、但这毫不影响我对孟子其人其书的崇敬与推崇。自恋,换句说法是自爱,或者自信。而我讲的“纵横家之风”,是指其善于辩论。对此,孟子自己已讲得很透:“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法无正邪,在人之用。孟子是纯粹透彻的正人,其辩论当然也不是唯利是图的诡辩,而是唯理是图的王道。
19、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20、其书之大旨有一曰王道与仁政,二曰心性与修养。前者兼济天下,后者独善其身。
21、《梁惠王下》篇主要围绕王道展开。王道,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霸道而言的。从上面的描述里,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战国时代的政治倾向,王道绝对不是为人所推崇的治国之策,相反,霸道却被许多国君和策士成功地演绎着。如稍后于孟子的苏秦曾游说秦惠王道:“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战国策·秦策一》)就是说现在这个世道啊,只有兵强马壮,恃威治民才行,如果想让各个诸侯国老老实实地听话,就要靠打仗靠用兵来开道。这就是霸道的逻辑。虽然孟子在劝说各位君王时,也曾不断提到君临天下啊、一统天下啊之类的话,可是和霸道不同,王道的目的不是“王天下”,而是使天下百姓安居而识礼节,“王天下”只是王道水到渠成的副产品,孟子是瞅准了那些国君的心思,用王道的小利来作劝说的诱饵的。《孟子》一书是亚圣言论的记录,有些言辞是有策略上的考虑的。
22、 孟子说:“从前公刘也喜爱钱财。《诗经》说:‘收割粮食装满仓,备好充足的干粮,装进小袋和大囊。紧密团结争荣光,张弓带箭齐武装。盾戈斧铆拿手上,开始动身向前方。’因此留在家里的人有谷,行军的人有干粮,这才能够率领军队前进。大王如果喜爱钱财,能想到老百姓也喜爱钱财,这对施行王政有什么影响呢?”
23、孟子的观点十分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要素中,人和起着决定作用。从表面上看来,孟子是在谈论军事战争,认为民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这当然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知道,在一次战争中,只要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则可一以当以十当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就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将帅体恤部下,与士卒同甘共苦,“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子·地形》),这样的军队才能有强大的战斗力。但是,孟子讨论三者关系的目的绝不仅于此,他随后提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公孙丑下》)这才是孟子真正的本意,因为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可以靠政治区域能够限制的,国家不是可以靠地形的险要能够保护的,天下不是可以靠兵强马壮能够征服的。显然,治国平天下主要靠“得道”,所谓“得道”,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得民心:“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离娄上》)因此这里所谓的“道”,正是孟子所说的“王道”、“仁政”,这便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问题了,而是经营国家的政治问题了,实际又回到孟子的“仁政”学说上,认为只有广泛施以仁政,才能让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力自然得以提高,军事实力也跟着强大。
24、心得分享:“与民同乐,与民同忧”一向是儒家的为政标准。为政者也是人,也会有一般人的需求,诸如:好财、好勇、好色等等,但前提是你有的,老百姓也得有。所以“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老百姓不以为大,反以为小;因为周文王的私家花园和老百姓共享。周文王要建灵台时,让老百姓不要太累,慢慢建;老百姓却加班加点加快建造完成,因为老百姓认为不是给文王建而是给自己建。周文王出去打猎,老百姓跟着欢呼,并高兴的说:看来我们的领导身体很健康啊。
25、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26、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27、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28、寂寞的孟子不甘于寂寞,他不断的在各国游说,他只是为了实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无饥色”的理想,然而在那个战乱纷纷的时代,孟子的理想是那样遥不可及。他不断地寄希望于各国君主,而那些醉心于战争的君主们却一次次将他的希望摔得粉碎。
29、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30、 第二句话:“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句话对一个人修格局、炼境界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当我们每天和优秀卓越的人士一起工作、一起分享、一起奋斗,你觉得,你还会想和品行能力低劣者在一起吗?当我们身边的人都很优秀,都值得我们学习时,我们每天还有什么可懒惰的理由呢?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是:比我们优秀的人永远比我们还刻苦。曾经有一位朋友说:“我宁为凤尾,不为鸡头。”我很是佩服这位兄弟。可是很多人都喜欢过这样的生活:“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每天自我欣赏,自我感觉良好。从来不觉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其实人最快乐的状态是:身边的人个个值得我努力学习。每天生活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状态下,一个词:幸福!
31、那些优秀伟大的公司,他们优良的企业文化,他们的前言优质产品就是一种教育。既教育组织内的成员,也教育广大社会成员。
32、三里的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进攻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时机,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
3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4、孟子终究没有成功,他还是孤独的站在高岗上,品味着的孤独,坚持他的坚持,努力着他的努力。
35、心得分享:人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别人值得学习和尊敬的地方。所以人无须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孟子说世间有三种达尊:一种是爵位,一种是年龄,一种是德行。组织中职位级别很重要;社会上年龄资历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德行。有德不在年高,有才不在位高。“德”是通行的货币。
36、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
37、《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38、孟子的“易子而教”思想也是传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设立学校,进行全民教育。
3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0、性善与四端 —— 道德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41、这位在“风趋下”的战国,使中国的儒家道统再次如日中天的人物,晚年与弟子专心著述,成《孟子》一书,凡七篇,两万五千余字。自朱熹之后,列入四书,遂成中国最重要的国民教材之一。
42、 孟子说:“然而您失职的地方也太多了,灾荒歉收的年份,你的百姓们,老弱病残的辗转于沟壑而死亡,年轻力壮的散走四方逃难,有好几千人啊。”
43、对于古代的百姓而言,吃饱穿暖是最主要的,光这一点就牵扯到国家方方面面的政策。孟子在齐宣王和梁惠王跟前都为我们算了一笔同样的账。在孟子的打算里,在五亩宅田上,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老者就可以穿上丝袄了;让鸡鸭猪狗按时繁殖,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就能吃到肉了;百亩地按季耕作就能让八口之家吃得饱。这笔账算得很模糊,引得不少学者对此疑惑不解,分辨不清这些数据是泛泛而说的,还是针对魏国和齐国当时的实际而言的。可是无论如何,孟子提出了两点保证百姓生活的条件:土地、人力。五亩的宅田,百亩的土地是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不随意征兵,保证农时的正常劳力是生存的人员保障。要满足这两点条件,需要在土地、兵制、税赋上加以配合,“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错过一季的农时往往意味着一年的衣食无着,这时的百姓自然没有心情为君王厮杀。所以,孟子说施行了仁政才能真正有为国家战斗的军队,“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施行了仁义的国家即便不发动战争,别国的百姓也会欣然前往,百姓是国家之本,夺得了百姓也就是夺取了国家。
44、孟子认为君王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具体的策略包括“养民”和“教民”,让百姓辛勤劳作、吃饱穿暖,让民众学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另外君主还要减少赋税,减少刑罚等等。总之,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孟子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这是一种典型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治国理念,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创建,以及今天我们的治国理念,都是孟子仁政治国理念的实践。
45、孟子所处的时代,大道不存,周礼皆废,诸侯逐鹿,生民涂炭,孟子能在这种“逞干戈,尚游说”(《三字经》)的权变之世,出来呼吁人性本善,赋予“仁义”以如此强大的力量,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尧舜时期崇尚“仁”,夏商周三代崇尚“礼”,春秋战国崇尚“智”,一直影响到现代社会,仍然以“智”为先,当然,这里的“智”已不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了,而更多的指“智商”、“智谋”。“智”越高,生存、发展权就越大,因此,科技才能够突飞猛进。但是如果只强调“智”而忘记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仁义”之源头,就不免使人们陷于自私、冷漠之中。当今之时,重拾孟子的“仁义”本性说,让人重回“仁义”本性的源头,反省自身,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对于建立温暖有情的社会关系意义是重大的。
46、孟子为梁惠王等开出的治国之方只有一味:那就是爱护子民。他认为国君要以人为本,保障子民的生活,才能实现国家的强大。其实,这种民本思想由来已久,而且影响深远。如当年姜太公就曾对周文王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六韬·文韬》)后来的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唐宰相魏徵同样用类似的话告诫李世民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卷四)可以说,在有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之初,高居于庙堂的国君们便已经看到了被统治的子民所蕴含着的力量,也认识到统治之本仍在于民。但是认识、了解是一回事,如何去实施又是另一回事。孟子虽然从未操持过国政,但他在言谈中却从财产、土地、赋税、兵制、刑法、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为魏国实行仁政做了详细阐述,其中不少言论对今人仍不乏启示。